最准平特三组三连肖澳门平特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三 “裘氏刀法”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10

案例描述

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医学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

在我国外科界,裘法祖的高超技术被誉为“裘氏刀法”,并改进出不下数十种新手术术式,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裘氏刀法”以“稳、准、轻、细、快”而著称,其精髓就是对病人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正确掌握手术的适应、手术时机和手术术式。手术中要精雕细刻、一丝不苟,既纠正病变,又爱护机体组织,动作细腻轻巧,解剖层次分明,要苦练外科基本功。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复习相关的解剖。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一旦发生并发症积极主动予以处理。

“裘氏刀法”讲究规范、准确,一招一式都是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磨炼和定型的,没有随意的多余动作、重复动作,所以表面看起来似乎动作“有点慢”,但总的手术时间却反而缩短,术野清楚,缝合仔细,术后并发症少,病人恢复快。

1936年,裘法祖赴德国就读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在来到德国的第七年,他被提升为外科主任。由中国人担任外科主任,这在当时的德国史无前例。虽然在德国已经稳定,但当祖国需要时,裘法祖毅然选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裘法祖在刚回国的第一年,有位女教师找他来看病,她说自从10年前做完手术后就经常消化不良、便秘还肚子疼裘法祖一摸她的肚子,就摸到了一个拳头大的包块。裘法祖当即决定为她进行手术,打开患者腹部后,裘法祖大吃一惊,原来让她难受的是一条手术用的布巾,那块布巾缩成一团,被肠襻牢牢包裹着。事后,女教师给裘法祖写了一张“生枯起朽”的横幅,以此来感谢他的帮助。做完这个手术后,裘法祖定下了一条规矩:术前一定要亲自清点每一件器械、每一块纱布,术后再一一点对。

还有一次,裘法祖接诊了一个老妇,问过病情后,裘法祖让其躺下,又仔细按摸检查她的腹部。谁知检查后,那位老妇竟然紧紧握住裘法祖的手,久久不放,说:“你真是一个好医生。我去了六七家医院,从来没有一个医生按摸过我的肚子检查。”此事给裘法祖留下深刻印象,他说: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裘法祖还对自己有个要求:凡是自己的手术病人,一定一天看望3次。如果是别的医生的病人请教了自己,也要一天3次地看。而且他不仅看,还会经常问主治医生病人身体的各项指标就是因为这样,裘法祖的学生们都不敢有一丝的懈怠。他还为了观察休克、少尿病人的小便,蹲在地上一滴一滴地数导尿管排出的尿。

从医60余年,裘法祖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施行手术无数未错一刀。除了医疗实践,他还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裘法祖一生桃李满天下,从1960年代开始,培养出三代学术带头人,他反复教育学生要做到“三会”“三知”,即“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讲”,“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裘法祖用他的科学态度、技术特色、道德情操和人格风范影响了外科学界的几代人,被他的学生们自豪地称为“裘氏风范”。

思政映射点

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通过“裘氏刀法”引导医学生学习裘法祖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学习他医德双馨、为民尽责的大家风范;学习他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医者,我们肩负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我们托付着每位家庭的幸福美满。工作本身的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认真细心,在自己的岗位上精益求精,为患者提供更优优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