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准平特三组三连肖澳门平特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三 屠呦呦:青蒿济世  科研报国
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次数:11

案例描述

疟疾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疾病之一,有数字显示,在青蒿素被发现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该病。2021年6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获得无疟疾认证,中国疟疾感染病例由1940年代的3 000万减少至零,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从谈“疟”色变到实现无疟疾,中国的消除疟疾之旅,离不开青蒿素以及它的发现者: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力量。名字出自《诗经》的屠呦呦,正是用这株小草改变了世界。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药学家。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最美奋斗者”;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

由于当时的科研设备比较陈旧,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只有屠呦呦坚定地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通过整理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她汇集编写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单秘验方集。在青蒿提取物实验药效不稳定的情况下,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新的灵感。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

疟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高死亡率传染病。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在发现青蒿素后,屠呦呦继续深入研究以青蒿素为核心的抗疟药物,2019年6月,屠呦呦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青蒿素“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思政映射点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到研究过程中的艰难历程,到最后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敬业精神和爱国情怀。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到,“青蒿素是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她始终牢记自己是祖国的一子,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医药的一子,始终不忘把中医药推广到全世界。

青蒿素的发现是传统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不断创新,从而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屠呦呦的身上具有一种不怕苦难、百折不挠的工匠精神,正是这种对事业的执着精神,让她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学的中国人,弘扬了中国的国威,增长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屠呦呦以及她的科研团队在抗疟药物青蒿素的研究历程,引导医学生学习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坚韧、坚持、不畏艰难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实践活动】

请观看电视剧《功勋》3942集,写出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