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准平特三组三连肖澳门平特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一 “针灸铜人”鼻祖—王惟一
发布时间:2023-09-18 浏览次数:10

案例描述

针灸铜人是指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腹腔内有脏器的铜铸针灸人体模型,是形象直观的针灸穴位模型“他”是宋代医官院的考试工具。

 

27  针灸铜人

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了“经络”的概念。从此,中国古代针灸医术基本形成。用针灸行医救人,必须遵循人体正确的穴位经络。起初,中医熟悉穴位,主要依靠书籍和图本。由于没有直观形象作为参考,非但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错误,针灸铜人便应运而生。

针灸铜人始创于宋天圣四年(1026年)。用铜塑造,共有穴位354个,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膜腔有脏器,中空。是北宋医家王惟一总结前人经验,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的。它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考试时在铜人体表涂蜡,体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取穴进针,如果取穴部位准确,则针进而水银出。如取穴有误,则针不能入。由于工匠们将铜人体内的脏腑器官雕刻得栩栩如生,铜人不仅可用于针灸学,还可用于解剖教学,这比西方的解剖医学早了近800年。

王惟一(987年-1067年),又名王惟德,在宋仁宗年间,担任尚药御一职,是中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铸造针灸铜人两座。王惟一一生对针灸医学做出了三大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考定了《明堂针灸图》,并撰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二是奉旨铸造两座针灸铜人模型,第三是将《图经》刻于石上。任何一项成就,都足矣名垂青史,彪炳史册。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于1026年著成,全书分为三卷,把354个穴位按12经脉联系起来,并详细标注了穴位名称,绘制成图,为铸造的铜人做了详细注解。此书内容丰富多彩,图样详实完整,根据图集,可以查到与人体相对的穴位,清晰明了所要治理的症状。

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上卷,论述了心、肝、脾、肺、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心包络、任脉、督脉的经络循行、主治方法及经穴。《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中、下卷依次按照头、颈、躯干、四肢的上下顺序,详细叙述了每一处经穴以及诊治要领和注意事项。

针灸铜人堪称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稀世奇珍,对祖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思政映射点

针灸铜人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个重大发明,是中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时期也成为了联合世界中医的桥梁。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将“中医药瑰宝”针灸铜人作为国礼赠送给世界卫生组织这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医针灸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应用、中医针灸标准国际化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国礼针灸铜人全身标注559个穴位,其中107个是一名二穴,囊括了国际现行标准的361个穴位,共计666个针灸点,是当今针灸发展的集大成之作。

针灸铜人能够反映体现中医药文化成绩,更体现中华文明中医药文明,完美呈现了当时的科学技术、铸造技术、冶炼技术,是古代雕塑文明的价值和体现,更是对当时的中医教学和考试起到推广作用。

利用针灸铜人的历史典故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认识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引导他们在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基础上,敢于探索和创新思维,提升其对专业的认知和对国家的自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