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准平特三组三连肖澳门平特
|收藏|设为首页
课程思政主题元素
案例一 李时珍近30年著就《本草纲目》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次数:10

案例描述

李时珍(1518-1593)出生在明代一个医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他自幼喜欢医学,长大后当上医生,成为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写,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学科领域。书中不仅考证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

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幼年时体弱多病,从小便深知生病的痛苦,立志要成为一名医者,跟随父亲行医期间,心中萌生了重修本草的想法。

1552年,34岁的李时珍着手重修本草。由于准备充分,开头还比较顺利,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药物是那样的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性状、习性和生长情形,很难全部心中有数。比如,白花蛇同竹子、艾叶,本是蕲州的三大特产,可以主治风痹、惊厥、癞癣等疾病,是一味贵生药品。但他从药贩子那儿买来的“白花蛇”,有时是另一种蛇冒充的,跟书上描述的大相径庭。那么,真正的白花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李时珍曾跟着捕蛇人亲自上山,捕捉到一条白花蛇,仔细一看,果然和书上讲的一模一样。

从此,李时珍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除湖广外,先后到过江西、江苏、安徽、河南省等地,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两万余里。

他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一边读,一边认真做笔记,他认为哪些对、哪些错、哪些需要验证、哪些应该补充的地方,都一一记录下来,并且到处访问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收集民间治病的验方、土方,还亲自去荒僻的深山里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就这样,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积累了大量的医药资料。

李时珍对《本草纲目》中录入的药物都进行了详细介绍。他从药物名称开始讲起,罗列出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名称。然后讲述该种药物的产地、模样、栽培方法、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炮制方法和保存方法。最后介绍该种药物的药性和使用范围。有很多知识都是李时珍根据自己的行医体会写出来的,他通过自己的经验,纠正了很多前人著作中的错误。

李时珍从30多岁动笔,到54岁才把《本草纲目》初稿写出来。以后又连续修改了3次,到了61岁,这部190多万字的巨著才全部写完。《本草纲目》全书52卷,收录了药物1 892种,分为16部、60类,其中有374种是过去没有记载的新药物。该书对每一种药物的名称、性能、用途和制作方法都做了详细说明。书中还附有1 100余首药方,1 160幅药物形态图。

《本草纲目》刊行不久,就传入了朝鲜和日本,而后又传入明朝周边的各个国家,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一部医药著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5月公布的“世界记忆名录”中《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一并被收录,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医典籍的一种彰显,也是对中国保护中医典籍的肯定,同时也是对中国中医药的一种肯定。直至今日《本草纲目》仍是中医案头必备的典籍之一。

思政映射点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李时珍集毕生心血完成的巨著《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全书收载药物1 000多种,比前人增加300多种。《本草纲目》科学成就不仅为中华民族自豪,还影响了全世界。英国著名生物学者、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评价《本草纲目》为“中国的百科全书”“东方医药巨典”。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著名专家李约瑟说:“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中医药传承千年、百世不衰。几千年来,中医药之所以能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就在于传承创新中去芜存菁,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孕育了独特的医学思想和理论。从神农尝百草到《本草纲目》,中药在传承中不断总结,在发展中持续规范。在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同时,中医药也为促进世界医药行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

医学是呵护生命的科学,比任何行业都需要工匠精神。通过《本草纲目》案例培育医学生精益求精、专注敬业、一丝不苟、不怕吃苦的精神品质,在临床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乐于奉献,追求卓越、勇于创新。